郑钢淼:台湾同胞在上海很幸福!

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

亚太通讯社 亚太中文电视台 海研智库消息(编辑 赵筱婧)上海市被网友们称为“魔都”。魔力在哪里?10月24日,两岸新媒体联合记者团来到上海,上海市委常委、市委统战部部长郑钢淼接见了两岸记者,向大家展示了上海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,并着重向台湾记者介绍了两岸交流情况。郑钢淼部长说:台湾同胞在上海很幸福!
上海市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郑钢淼与国台办新闻局局长马晓光座谈,并会见两岸记者团一行。   中国台湾网记者  陈佳慧摄 吃改革饭,走改革路        上海市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,以浦东新区为代表,上海市成为全国城市中最大的经济板块。1978年,上海市GDP为272.81亿元,1992年的时候,首次过千亿,达到1114.32亿元,2006年过万亿,达到10572.24亿元,到去年2017年,已经过了3万亿,增长速度是让世人惊喜的。上海市经济发展聚集效应明显,取得这样的成果,郑钢淼部长总结为一句话,那就是“吃改革饭,走改革路”。 上海金融中心,亚洲最高建筑。   海研智库记者 赵筱婧摄        上海已经成为国家的金融中心,现有机构金融1500家,外资500家。其中台资金融机构有43家,占全国台资金融机构的数量的一半以上。全年金融机构交易量达1400万亿。上海市人均住房为36平米,一个三口之家可住上100多平米的大房子,居住舒适感强。当然郑钢淼部长不讳言地说,上海也有20至30万的老城乡,住在这里的老百姓过得也很安逸,但是市委书记坐不住,多次实地调研,商讨方案,加快改造速度,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。        上海市有三个看点:一是浦东新区,二是自贸区,三是科技创新。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,浦东新区在1990年启动,经过了28年的发展,现在是一片繁荣景象。陆家嘴一带,相当于五分之一上海市的面积,四分之一上海市的人口,带来了三分之一上海市的产值,去年达到了3938亿元,经济密度很大。自贸区建立五年了,围绕投资管理、金融贸易进行制度创新,现在上海市出口额的五分之二由自贸区提供。在科技创新这块,正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,新兴产业为领导,以科技业为支撑的发展模式。
上海陆家嘴地区。  海研智库记者  赵筱婧 摄        作为长三角的龙头,上海不断提升城市能级,着眼长远,放眼未来发展,形成顶尖城市的发展模式,不断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,作发展的排头兵。 台胞在上海很幸福!
两岸记者采访上海市台胞。  海研智库记者 赵筱婧 摄        上海一直是台胞聚居最多、台企台商集中的地区之一。目前,在沪生活的台商达到40多万。截至目前,上海历年累计批准台商投资企业12623家,吸引合同台资达到397.93亿美元,仅次于江苏省和广东省,居于大陆各省市吸引台企投资的第三位。        虽然民进党上台后,采取了一些壁垒性的措施,但上海市还是展示了强大的磁吸效应,从2016年以来,上海批准新设台企1365家,吸引合同台资40亿美金。每年新增台企约为600-700家。同时,上海市也不断优化台商投资环境,吸引台企扎根大陆及上海经营发展。上海市台办积极服务台商台胞,注重帮扶台企转型发展,为其创造发展机遇。发挥上海的优势地位让台胞台商在大陆上海立足,然后再辐射国内其他兄弟城市。上海给台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目前达到1千亿元。在中央出台“31条惠及台胞措施”后,上海出台55条具体落实措施,为台商台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。郑钢淼部长说,“台湾同胞在上海很幸福!”        沪台民间交流表现为以经贸为核心的全方位交流。除了经贸往来,海派艺术文化节、两岸文化灯节、海峡杯篮球赛等项目都促进了两岸的交流,上海和台北的双城论坛也连续举办多年,成效显著。目前,岛内仅台北市就有1000多名运动员在上海市移训。郑钢淼部长指出,在城市发展上,台北也有很多可供上海市借鉴的经验。虽然现在去台湾限制很多,但交流对两岸非常重要,希望大家多多交流,凝结更多共识。
座谈现场。   中国台湾网记者  陈佳慧摄 (相关数据由上海市台办提供)
Last article:两岸新媒体大陆行┃百年老船厂变身“魔都时尚地”
Next article:体验直上云端的快感 世界最快电梯带你55秒登上126层高楼

Welcome to scan to follow us!

Welcome to scan to follow us!